山水讲坛第九期| 科技强国:峥嵘岁月时,默默无闻处

11月18日的中午,杭州世外中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
他,是杭州一位普通的老人,他和这个城市一起看着日升与日落;
他,也是一位极其不普通的老人,他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之歌。
他,是中国“两弹一星”的核心研制专家;
1964年10月16日,他见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破。
研制核武器的17年里,
他隐姓埋名、忍受核辐射带给身体的剧痛……
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两弹一星”专家、“最美浙江人”、今年78岁的陈国泉老师。
今天,浙江电台民生资讯广播“996教育圈”特别策划“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两弹一星陈国泉老人进校园主题活动走进杭州世外中学这个美丽的校园,陈爷爷迈着矫健的步伐,回忆着青春的故事,用澎湃的激情带我们回到那个峥嵘的岁月,回到那些在岁月中默默无闻的戈壁滩。
 


“1964年,我从浙江大学毕业后直接分到了新疆,从事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总体设计工作。刚到那里,就参与了咱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的发射。我的导师是邓稼先先生,我跟着他一起工作了17年。那真的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祖国的核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峥嵘岁月啊。”陈爷爷回忆着,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回到了我国“两弹一星”那段长期而艰苦的研制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修正主义国家的多重威胁下,国家领导人毅然决定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成立“科研专委会”拉开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序幕。钱学森辗转回国,邓稼先义不容辞,王淦昌以身许国……陈老也在这个时候从浙大优秀毕业生中被挑选出来,毅然加入了研制队伍。正是这些科学家们不畏艰难险阻,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国家,默默无闻的奉献才有了我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并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研制出了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也随之上天。当陈老讲到他们做的是顶天立地事,隐姓埋名人的时候,师生们为之动容,掌声雷动。
 

陈爷爷说,自己研究核武器是保密工作,对家人也要保密。他的父母直到去世,都不知道儿子做什么工作。他和妻子结婚第二天就两地分居了,结婚照都是一年后才补拍的,因为他要前往内蒙古的研究基地。陈爷爷还有一点小遗憾,因为工作忙,他的两个儿子从小和他不太亲。“我现在上坟都要给父母说一遍‘我是去做国防工作了’,因为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不能告诉他们。现在,我也是努力照顾自己的家人。”
“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陈爷爷的话带着果断、带着坚毅、带着不悔、更带着自豪。世外的师生们无不为陈爷爷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感动。
 

陈爷爷爱收藏各种各样的石头,石头对陈爷爷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石头甚至还救过陈爷爷的命,他也就和石头结下了缘。在现场陈爷爷激动地为师生们展示了其中的一部分。每一块都有精彩的故事,每一块都有纪念意义,有的象征着我国第一颗原子、氢弹的爆炸,有的见证着他们的爱情,有的像极了家乡杭州运河两岸的美景……看到那一块块美丽而有故事的石头,同学们兴趣高涨,翘首以观。
 

讲座的最后,陈爷爷根据自己的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三种学习方法: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里面有丰富的知识、值得学习的精神,而每个人从长到大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进行学习,更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如何通往成功?陈爷爷认为做人要有三心:专心,从小到大,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在做人的过程中,都要专心致志;爱心,热爱朋友、老师、同事,热爱祖国和人民;恒心,要将热爱的事情坚持下来。相信,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牢记陈爷爷的教诲,努力学习,做一个大气优雅、博学多才的中国新青年!
 

 
 

精彩的故事总是那么短暂,一个半小时的演讲很快结束了,师生们听得意犹未尽。陈爷爷非常欢迎大家到他家里去做客交流。
临别时陈爷爷笑着与同学们一一握手告别并合影留念。相信陈爷爷的这种精神一定会感染到他们,相信他们定能成为老一辈科学家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的传承人。

 
 
 
学生有言
 
703班于嘉露
两弹一星精神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就是这句话,惊天地,泣鬼神。也就是这句话,使得中国摘下了那东亚病夫的帽子。使得中国改头换面,成就中国那重要的国际地位。
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再加上正属于大跃进,在人力,财力,物力都十分缺乏的时期,我们的毛主席竟能说出这种话,可看他的信心不少。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苏联的帮助,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但是,就单单为此付出生命的人就不计其数,就如姚桐斌,一生奉献于国家,但是在1968年6月8日无辜遭坏人毒打,不幸牺牲。赵九章在中关村家中服安眠药自杀。但他们的功臣,我们永不遗忘。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显示了中国的创造能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打那成就使中国扬眉吐气不再受外国的威胁,这震撼世界的成就,凝聚着成千上万名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他们是名族的脊梁,是国家的骄傲,由内而外焕发出“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用于攀登。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与传承下去的。永远记住,现在的一切,都是老一辈辛辛苦苦,甚至用自己生命换来的,我们得之不易,取之不得。但我们能好好珍惜,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欣慰。
 
 

703班罗彭燚
献出青春,献出生命
——向您敬礼!
如果给你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没有丰富的报酬;没有辉煌的名利,甚至没有安稳的工作环境。只有危险,只有永无止境的枯燥的工作。你要为此隐姓埋名,甚至你的家人都不能知道你的去向,你还会因为这份工作而丧失留下子嗣的权利。
  你愿意吗?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给出肯定的回答,更有甚者应该会将问这个问题的人当成傻子。毕竟当个扫大街的,待遇也比这个强!
  是啊,当个扫大街的,待遇都比这个好。但就有那么一群人,过着比清洁工还艰苦的日子,却心甘情愿,用自己的青春,缔造了中国科学最坚固的底基。
  他们就是“两弹一星”工程的技术员以及科学家们。
  今天,当来到我们学校的(教授)教授在台上大声念出,“我们中国从造出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只用了二年零八个月,是所有国家里最快的!”“最快的”三个字犹如一阵疾风,在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泛起波纹。引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无比的自豪。
  也让我不禁感叹,在那个科研环境极其恶劣的60年代,是怎样的努力,是多少次重复的实验,才让今天的我们,让我们这群曾今被骂“东亚病夫”的龙的传人们,挺直了腰板。
  向您敬礼,(教授)教授,向你们敬礼,那些默默无闻的伟人们!
 

 
中国梦,强军梦
——崛起中华的接力棒
    七十年前,圆明园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
    六十年前,日寇肆意地在这片神州大地上行凶作乱。
    五十五年前,中国申请加入联合国,却被多达五十多个国家投反对票,他们认为中国不具备“国家”的资本。
    五十三年前,美国天天在国际会议上发言,今天说要用海军的大炮轰平上海,明天说要用轰炸机的核弹炸平天安门。
  对于他们这种肆无忌惮的挑衅和赤裸裸的侵略,我们只能默默的忍受,因为我们没有一只强大到能守护这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军队。在其他亚洲国家眼中,我们便是“东亚病夫”,在那些欧洲人眼里,我们便是“低劣的黄种人”。
  直到......
  直到中国自己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沙漠上空炸响,并散发出耀眼的蘑菇云之时。
  直到我们自己研发的导弹,第一次能越过大洋,到达彼岸的美国时。
  直到我们自己的卫星,在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东方红》乐曲时。
  直到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能庄严且有底气的在天安门前说出“不怕打,也不愿打”这七个大字时。
  我们才真正拾起了华夏民族的尊严!
  在那个年代,不知,是多少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不知,是多少滴辛勤的汗水;不知是多少个手上的伤痕。才凝结成这样一个强大的军队。
那些科学家们,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我们总理反击的底气。在美国人又说要向北京丢原子弹时,中国的总理周恩来拍桌而起,用最宏亮的声音说;
如果你们敢侵犯我们中国的任何一寸土地,我们中国的原子弹第二天就会丢到你们华盛顿头上!
字字如雷贯耳,刻骨铭心!
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我们,会从老一辈的科学家那接过接力棒,在振兴中华的赛场上一往无前!
 
 

 
撰稿:俞夏敏、于嘉露、罗彭燚
摄影:时悦
排版:李天润


返回列表

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

校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区域牧歌路66号

邮编:310000

电话:0571-87382801

邮箱:hzwfls@wfl.sh.edu.cn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杭州世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