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地图看世界,头脑风暴思“防疫”——记七年级社会法治学科PBL课程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各个学科组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面对教学实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七年级社会组对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了调整,及时开展了线上的项目式学习及社会实践课程。
01
项目式学习“地图博物馆”
在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同学们了解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自然及人文特色,那我们怎么样把不同国家某一方面的差异、发展变化用地图静态或动态地呈现出来呢?基于这样的驱动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开始了不一样的学习之旅。
项目开展的目标:
1、认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人文及自然环境上的差异。
2、培养查找、收集各个国家地理、历史数据的能力。
3、学会使用地图制作工具mapchart。
4、学会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5、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项目的确定
什么是项目式学习呢?第一次的课程中,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及其标准,随后同学们组成了各个小组,并上交了每个人的主题。
有些同学的主题地理味特别浓,比如“世界上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世界上人口少于浙江省的国家”,有些同学则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思考,比如“我国各省成为各朝都城的次数”,有些同学的主题十分有趣,结合了自己个人的爱好及观察,比如“亚裔在欧美流行音乐榜单上的获奖情况”,“NBA现役球员的国籍分布”,“世界各国中学生作业量分布”等等。在这些主题里面,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创意,以及他们丰富的思考。
一堂有地理味道的信息课
怎么样把数据变成一张张的地图,甚至是做成产品呢?社会组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在线地图制作工具mapchart,讲解了网站的构成,具体要如何制作,制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其中,有些知识和地理学科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细节部分更是考验同学们的学科素养。比如:在制作地图前,同学们要确定地图中需要使用的颜色,及其代表的含义,也就是地图三要素中常说的图例,如果是体现数据的变化,则要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示。
小组项目及项目展示
下一阶段,同学们将和小组成员一起制作更加复杂的动态地图,将时间与空间串联,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挑战,更是一种收获!
与此同时,基于同学们的思考,每个人及小组的地图会变为不一样的成果。既有独一无二的周边,也有掌上的“地图博物馆”,而最大的成果则是,同学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知识的内化,视野的拓宽,以及自己的努力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福利示范项目
校园防疫的社会实践课
这一学期的法治学科,同学们不仅跟随老师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梳理着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也跟着老师开始了社会实践课的学习。
社会实践课程是社会组法治学科,为培育新时代世外人,根据学校开学防疫实际,开设的一门课程。广义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综合。这里的社会实践具体则是指如何开展校园防疫。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样的课程可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品格的锻炼,也告诉了学生要关心生活的周遭,关心他人。
针对最近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的严峻形势,学生也在这门课中知道自己应当担负起的社会责任,从各个角度思考怎样防疫更有效,怎样才能让大家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
同学们对校园防疫的讨论及思考
校内社会实践课程分为4个环节,分别为头脑风暴、确定主题;分组合作、讨论并展示主方案;实践操作、反馈修改;汇报总结。目前同学们已进行到第2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学习,同学们的参与度相当高,兴致勃勃,有些同学提出的想法让人惊喜,更让人刮目相看。
线上的讨论
撰稿:李小虎 赵佳佳
图片:七年级组
排版:李天润
杭州上海世外中学,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